國內外評價活性炭很多采用碘值和亞甲藍值等指標,然而在工程實踐過程中,不光需要考慮這些指標,還需要分析粉狀活性炭的總吸附比表面積以及顆粒內部的孔徑分布等,從而分析其是否容易達到快速吸附和吸附平衡。這與活性炭粒徑的大小密切相關,通常粒徑小的活性炭的吸附比表面積大,吸附效果好一些,粒徑大的比表面積小,吸附效果將會差一些。
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是影響其吸附的主要結構因素。
活性炭的孔隙結構主要分為——粗孔,中孔和微孔,其中粗孔是孔隙直徑大于50nm,中孔是在2-50nm之間,微孔則是小于2nm。
通常水中污染物的分子直徑處于0.5-0.8nm之間,比如2-MIB的分子直徑介于0.5-0.6nm之間,所以中孔和微孔對于此類污染物有較好的吸附效果。
一些資料指出,活性炭對GSM和2-MIB的吸附主要發生在微孔中。一般請況下,比表面積越大,吸附容量越大,微孔結構越發達,吸附性能也越好。
版權所有:河南東成凈化材料有限公司